石门雄黄矿是亚洲最大的单砷矿,已经有1500多年的雄黄采掘历史。长期的开采给矿区及矿区周边35平方公里范围内土壤造成严重影响,尤其以雄黄矿所在地白云镇鹤山村污染最为严重。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湖南石门雄黄矿区域重金属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石门县委县政府在雄黄矿区污染治理工作中紧紧围绕基础工作、防治规划、防控体系、技术路径、试点示范五个先行原则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厘清污染源,夯实基础工作。
1.关闭污染源头。2010年,石门县人民政府正式启动雄黄矿区综合治理工作,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关闭雄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石门雄黄矿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通知》,两家涉砷企业于2010年底实施关闭。县政府成立了关闭小组,涉及环保、工业、劳动、乡镇等二十多个相关部门,抽调30多人,进行企业关闭和善后工作,2011年10月,雄黄矿区涉污企业关闭及善后安置工作全面完成,为后期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解决民生问题。雄黄矿区域的广大群众是环境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健康受到侵害,生活十分艰苦。在推进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矿区群众最紧迫的生产生活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想了很多办法。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从2003年开始,给予农村居民确诊砷中毒患者一次性补偿1000元,癌症患者一次性补偿1万元,癌症患者每人每年救助2000元。全力落实保险待遇。全力落实企业关闭后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待遇。养老保险方面共参保1386人(其中退休人员588人、灵活就业人员798人)。全力实行医疗救助。将砷中毒引起的肺癌、皮肤癌、肝癌等恶性疾病,纳入了特殊病种门诊补助范围,每年每例给予1000元的门诊治疗费补助,同时,可享受基本住院补偿。从2016年开始,落实雄黄矿污染区村(居)民新增砷中毒患者877人每人次3000元驱砷治疗费用。全力解决住房困难。2011年,县政府启动白云桥廉租房(选址在县城区)和雄黄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4763万元,入住居民832户,并在楚江街道单独成立社区,与城区居民同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3.组织调查调研。针对雄黄矿区污染问题,县环保局抽调污控、监测、监察人员,组成专门班子对雄黄矿区污染问题进行现场调查,结合2006年9月省环保局联合调查报告和2007年土壤污染普查数据,开展全面详细调查,初步掌握了污染源分布(水、矿渣、尾砂、渣土)、人体危害、农作物污染情况。2012年,聘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开展雄黄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以原炼砒车间为中心,半径10km的11个方向放射状布设380点位。全面掌握了雄黄矿及其周边土壤、蔬菜、鹤山村区域地表径流砷超标情况。2013年,中科院开始蜈蚣草萃取修复前期基地建设和试种工作,开展土壤修复示范面积200亩,投入资金1500万元。 完成区域土壤污染调查采样工作,共采集土壤样1276个;植物样1229个。针对项目土壤污染现状,建立了防-控-治相结合的土壤环境保护模式。针对砷污染区,提出了关键技术参数,包括蜈蚣草萃取修复的种苗繁育、田间管护、超富集植物刈割及收获物安全处置等。
二是科学编制规划、方案,争取项目资金。
2012年,县环保局在初步掌握雄黄矿区域污染情况下,寻求国内土壤污染治理顶尖技术协作单位中科院地理所、南京所协作,2012年11月,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南京所、省环境监测总站、市环保局组成专家组对雄黄矿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编制防治规划和治理方案。
“十二五”以来,在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南京所、环保部规划院、省环科院的大力支持下,石门县人民政府先后编制了《石门县雄黄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常德市石门县原雄黄矿重点防控区(2015-2017年)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湖南石门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石门县原雄黄矿及周边地区现状评估及对策(十三·五)》。
2012年以来,石门县相继向国家申报了雄黄矿区历史遗留砒渣处理处置工程(一期)、雄黄矿历史遗留砷渣场地周边污染土壤治理项目(二期)、雄黄矿区历史遗留含砷矿渣综合治理(三期)、黄水溪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四期)、石门县原雄黄矿区王家台尾砂堆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五期)及湖南石门典型区域污染土壤综合治理(一期)项目。争取国家资金2.0513亿元。其中,源头治理重金属专项1.0553亿元(一至五期),土壤修复资金(一期)到位0.97亿元,其他能力建设0.026亿元。
三是全力推进项目前期,组织工程实施。
1.强化领导,组建机构,强力推进。县环保局作为业主单位,抽调一名分管领导负责,组建治污办,全速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土壤一期项目技术站位高,配套产业园定位高,集土壤修复科学研究、科技孵化、科学普及等功能于一体,涉及农田土壤修复、工程建设、专用设备(焚烧处置设备)、现代化温室、信息系统平台(土壤修复监管信息系统)等诸多方面,上述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谋划、设计和论证,其施工图纸多达400多张,现代化育苗温室、焚烧设备等设计专业性强,设计院无法独立完成,必须专业设计单位配合设计院完成产业园工程设计,并多次征求专家意见,多次修改。涉及项目前期仅需要走政府采购和招标程序的就有方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土壤调查评估、地形图测绘、设计、地勘、清单编制、供水、供电、工监、环监、工程(一、二、三标段)招标等14项工作。土壤一期项目2016年10月完成场地调查监测评估,2017年1月完成环评,3月份完成项目区地形测绘,6月份完成县国土、规划、发改、住建等职能部门审批手续,5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7月13日设计图初审批复,8月完成产业园施工图审查和工程预算,9月7日完成财评,10月份完成工程监理、环境监理、工程一、二、三标招投标,10月18日开始实施。
2.强力推进项目实施,规范工程管理,做到“五个到位”。组织保障到位。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石门县雄黄矿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简称项目办),由环保局局长任主任。同时,明确了各个单位的具体职责。比如:县专治办、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负责查处工程实施过程中违规违纪行为,确保项目工程资金安全;县优化办、公安部门负责查处打击破坏施工环境、阻工扰工、强行参工参供行为。县国土、住建、安监、农业等部门负责工程实施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白云镇政府相应成立雄黄矿污染治理工作组,负责工程现场周边矛盾协调及优化环境工作,保证工程实施零干扰,等等。制度保障到位。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分别制定了工程人员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廉政建设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和工程考核奖惩制度,对工程人员、工程实施、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严格监管。技术保障到位。聘请中科院地理所组建专家团队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制定技术标准及技术手册,对主要原材料进场实行专家签字把关;强化环境监理,加强工程事前、事中、事后环境监测,建立土壤监测数据库。调度管理到位。建立工作微信群、QQ群,项目实施实行日通报、周调度、月排名制度。对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一事一议、现场办公。对业主代表、工程监理、环境监理、设计单位、技术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办公、集中餐宿。工程实施过程中,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到现场调研,分管副县长坚持现场一线办公。考核奖惩到位。对工程实施进度严格按倒排工期计划实施管理和考核,每月一次排名,按排名奖优罚劣,对排名前一名和排名后一名分别实行奖1万元和罚1万元。强化过程管理,细化到每一天,每一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处置解决。
3.依托镇村组织,兼顾群众利益,全面推进工程进度。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涉及家家户户生产生活,在工程实施前,依靠当地政府和村级班子,走访农户,科学制定方案,聘请当地德高望重退休村干部带队负责进行入户登记调查核实修复土地面积,组织调配农村剩余农动力进行土地翻耕、铺设防草布、移栽蜈蚣草等相关工作,增加农户收入。当地农民因参与土壤修复工作,经济受益明显,对当地政府环境治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土壤一期项目涉及土地流转2258亩的土地清表、翻耕、土地整理、肥料药剂施撒、蜈蚣草移栽、除草全部由当地农户完成,仅蜈蚣草移栽1011亩,移栽蜈蚣草苗890万株,用工8000多个,4月份一个月时间内全部完成蜈蚣草移栽工作,每天用工近300人,全部由镇村调配人员。
4.严格遵守群众纪律 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强化项目部内部管理,监理、技术、设计、项目管理人员集中吃住,严格上下班制度、廉政纪律和奖惩制度。严守群众纪律,伤老百姓的言语不说,损老百姓利益的事不做,项目管理人员与农户同出工、同收工,现场指导参与劳动。强化宣传,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画、上门谈心拉家常,让老百姓真正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必要与意义,自觉支持维护工程利益。达到共同劳动、共享利益双赢效果。施工期间,由于态度不谦调离了2名管理人员。因施工现场气温逐渐升高,施工人员年龄普遍较大,现场要求实施单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备好防暑降温相关药品和茶水,确保用工安全。
四是确定技术路径,构建防控治体系。
雄黄矿区污染治理工程从源头治理到土壤修复主打标本兼治,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砷污染问题。砷渣砷泥处理充分结合当地条件,采用国内成熟处置技术,砷渣、砷泥经稳定化(铁盐稳定剂)/固化(水泥)处理后就近安全填埋,安全经济效果好。
土壤修复一期工程由中科院地理所提供技术支持,采用蜈蚣草-活化剂强化修复以及蜈蚣草-柑橘间作修复中-重度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区1011亩,采用水稻(玉米)-钝化剂阻隔修复中-轻度污染农田安全利用区1017亩,实施生态补偿,发放低污染物含量农业投入品2448亩(清洁保护区)。按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程度、不同治理技术进行分类治理与修复。
搭建土壤环境与修复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信息化,初步构建土壤环境修复监管信息平台,以石门县为典型区域,利用整合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有关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污染源调查、土地利用等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达到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的选择、土壤修复与治理监管、超标农用地修复与治理案例管理等目标,实现土壤修复数据以及修复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五是总结工程经验,做好试点示范。
1.做好科技转化工作。项目前期由县长主持召开雄黄矿土壤修复科技产业园建设办公会,会议组织县相关职能部门、项目设计单位、中科院地理所领导、专家专题研究雄黄矿土壤修复科技产业园基本建设构想、项目可性行分析及投资效益分析。全力打造一个具有科学转化、科技孵化、科普宣教的全国性土壤修复示范的三科园区。产业园以实现三化(园区产业化、基地景观化、运营公司化)为目标,建设好种苗工厂化智能繁育、收获物安全处置、中控区、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综合园区,充分融合当地城镇规划、旅游规划、国土利用、生态红线、湿地保护,把好宏观发展,打造精品,促进当地旅游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以工程治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中科院地理所科技优势,结合石门当地产业结构特征,改良柑橘品种,开展伦晚脐橙、大雅杂柑试种和种苗繁育工作,一旦条件成熟,将大面积推广,构建蜈蚣草-柑橘间作修复模式,通过“边修复,边生产”的治理模式,力争每亩年收益1万元以上,以补充农田土壤修复资金来源,建立可持续的土壤修复模式。以砷污染土壤修复科学普及为文化载体,以土壤修复产业为经济支撑,结合土壤修复产业园、龙王洞景区等地方旅游特色,通过土壤修复项目支撑,建设农田土壤修复的产业化新模式。将生态环境恶化、人体健康受损的污染区打造成风景秀丽、农民富裕的宜居乡镇。
3.做好示范推广。石门县委县政府、中科院地理所强力推动雄黄矿土壤修复工程深入实施,并不断总结工程经验,形成《农用地土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指南》《农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指南》《蜈蚣草育苗技术规范》《蜈蚣草栽培手册》《污染土壤修复后评估技术指南》等一套成熟的砷污染治理技术体系,树立运用蜈蚣草萃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标杆,创建土壤修复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石门雄黄矿区综合治理工程自2012年动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怀和重视,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信任与配合,虽过程历尽艰辛与曲折,但成绩有目共睹。截止目前,一、二、三、四期工程已竣工验收,五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完成投资约1.8亿元。工程建设了两个填埋场,安全填埋砷渣、砷泥约32万立方米,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120吨污水处理站,综合整治河道5.1公里,其中,硬化河道1.4公里,修建挡墙1.6公里。土壤污染治理一期工程(产业园、农田修复)6月底可完成主体工程。